4月8日,一款名为《失控进化》的SOC(生存、开放世界、建造)手游新作正式在国内曝光。这款游戏一经亮相,便迅速空降TapTap预约榜首位。在短短24小时内,其预约数据便突破了200万大关,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游戏的超高人气,更让SOC这个品类赛道再次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
探究《失控进化》之所以能拥有如此高的热度与关注度,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便是它获得了《Rust》的正版玩法授权。《Rust》作为全球范围内最火爆的SOC产品,自2013年以抢先体验的形式在Steam平台上线以来,便凭借其独特的玩法和出色的游戏体验,迅速赢得了玩家的喜爱。仅仅两个月时间,其销量便突破了100万份,而截至目前,全球累计销量更是超过了2500万份。如果按照目前138元的定价来计算,游戏的总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34亿元,而这还没有将内购收入计算在内。除了商业成绩出色之外,《Rust》还一直保持着非常活跃的游戏生态。在Steam平台上,玩家的在线峰值人数稳定在15万以上,长期稳居Steam游戏在线人数榜前十,在国内SOC核心玩家群体中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当《失控进化》顶着《Rust》正版玩法授权的头衔出现时,无疑点燃了这一批硬核老玩家们的热情,大家都满怀期待地想要看看这一经典玩法在移动端上的表现。据了解,截止到四月十六日,游戏的预约人数在之前200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00万用户,现已超过300万。
尽管目前《失控进化》展现出了不错的产品热度,但毕竟还只是首曝阶段,后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当《Rust》的复杂玩法来到移动端上时,整体操作体验是否会受到影响?它是否能够真正地满足核心用户的体验需求?这些还只是基础问题。从长远来看,2025年的SOC赛道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大批轻度玩家的涌入使得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开始往娱乐化方向发展。那么,讲究硬核真实生存体验的《Rust》玩法又是否能够迎合手游玩家们的喜好与青睐呢?它到底是一个小众冷门游戏,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个大DAU(日活跃用户数)手游产品呢?在拿到试玩资格并深入体验了数天之后,我想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从初体验来看,《失控进化》在美术呈现上展现出了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在基础的大世界方面,制作组显然下了不少功夫。很多场景都精准还原了端游《Rust》的标志性地景。比如“大铁球”——“球形罐”遗迹,相信每个《Rust》老玩家都不会忘记这个新手友好的经典资源点,以及它旁边的三个大油仓。还有位于地图中央区域的军事基地、海边的污水处理厂和灯塔等等,这些地方永远是资源争夺战中的事故高发地。实际上,《失控进化》几乎是一比一还原了原版地图,以至于在PV首发时,这份近乎完整的复刻就已经让众多老玩家惊叹不已,既觉得熟悉,又感到新鲜。
但如果说“还原经典”只是一款正版玩法授权SOC产品的基本功,那么在细节方面,《失控进化》的画面品质就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了。即便受限于移动端相对狭窄的画面,它依然展现出了很多拟真细节。比如游戏中超写实的末世风貌,让人很快就能够沉浸其中。废土风格的建筑群、遍地的凶猛野兽、浅灰色的天空和地面上的一草一叶……进入游戏的第一时间,你所能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曾经高度发达、如今却到处被辐射污染的文明社会。进入引导部分,更是能进一步感受到游戏在画面表现力上的追求。自然场景中的植被与水体视觉效果流畅且富有动感,光影呈现也十分细腻。而且许多室内场景也暗藏细节,来凸显近末世世界观下的荒废。在一些小东西的细节上,游戏同样做到了尽善尽美。比如野生动物的毛发质感、茅草屋粗糙的纹理、遗迹表面的旧金属光泽等,都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总的来说,通过对端游地图地形的一比一还原,以及对游戏世界真实细节的打磨,《失控进化》在移动端上呈现出了具有《Rust》味道的拟真世界氛围。它不仅是游戏吸引核心SOC玩家群体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保证了产品的下限,让游戏不至于有太过明显的短板,放眼整个SOC市场都有一战之力。
然而,要更好地服务移动端玩家,仅仅做到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游戏的上限,还得由它独特且硬核的SOC玩法去撑起。在试玩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Rust》正版玩法授权绝非简单的营销噱头。《失控进化》确实有着基于原版的游玩节奏。比如刚进入游戏时,玩家会经历一段经典的SOC流程:一无所有地醒来,与最原始的自然法则抗争,在管理饥饿、口渴、体温和健康值的同时,抡着大斧头四处采集资源,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野人”。然后,“野人”会建立起一个防御据点,从“开局砸石头”发展到穿上一身盔甲用AK狩猎,进而有能力搭建遮蔽风雨的家园。在我看来,游戏完整继承了《Rust》的成熟框架,即充满沉浸感的拟真生存对抗体验。它围绕“前期采集资源、生存建造,中期基建与模拟经营,后期多人社交”进行循环。相信对于一些老玩家来说,这样的玩法会比较好上手。
但难得的是,游戏并未止步于对《Rust》的简单复刻。在《失控进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团队对SOC体验有了新的思考,散发着一股难得的“大胆”味道。首先是特色情报系统的引入。“收集情报文件”是最基础的目标之一。游戏鼓励玩家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探索中获取的情报可以带回领地破译提交,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报等级并换取奖励。随着游戏的深入,情报系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一方面,它会将游戏长达几天的长局拆分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或者作为一个长期主线任务推进玩家的探险进程。另一方面,也变相为玩家提供了一条“升级快行道”。无论是前期在资源匮乏中艰难求生,还是后期进行载具改装、武器强化、基地建造等深度玩法,该系统都可以为玩家提供海量资源支撑,从而大幅提升了游戏的可玩性。
其次,是以服务器剧本系统为主的大世界生存体验。如今绝大部分的SOC游戏尤其是移动端游戏都着重展示自己的高自由度。对于已经对SOC轻车熟路的老玩家来说,这当然不需要考虑太多。但对于刚接触这类游戏的泛用户来说,太过自由往往也意味着不知所措。也许就是观察到了这一痛点,《失控进化》有意在玩法中带来更为丰富的指引要素,也就是剧本。具体来看,剧本会阶段性地调整大世界环境或规则。前期可能是“资源产出效率提高”来引导玩家管理资源,或者是“更容易暴露基地位置”来暗示需要加固防御,避免新手在初期无所适从。而到了中后期,剧本再逐步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高难玩法,以确保每个玩家都能获得完整而顺畅的游戏体验。即便是老玩家,也会对这样一段比较明确、稳定的发展时期有着相当的需求。从内容来说,游戏做到了弱引导、半开放式的游玩体验。换句话说,你既可以按照引导一步步来逐渐上手游戏;也可以从一开始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源、建造房屋。整体而言,这并非单一、枯燥的线性体验。
最后,是一个我认为比较特别的独立限时玩法“领地攻防”。之所以单拎出来说,是因为“领地攻防”其实就是《Rust》的核心玩法“抄家”。作为SOC品类中非常受欢迎的模式,“抄家”其实也有一定的体验弊端。它在给攻方带来巨大成就感的同时,给守方的挫败感也非常强烈,以至于成为玩家口中的“睡一觉起来底裤都没了”。《失控进化》的团队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强对抗带来的两面性,于是将其独立出来做成了“领地攻防”。在这个玩法里,玩家会扮演攻守方直接进入单局15分钟的领地攻防战,不会面对原版“抄家”带来的资源损耗,但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成就感依然保留。可惜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我无法体验到后续更多的拓展玩法。但回顾最开始的首曝PV时,看到还有坐快艇攻打油井、坐直升机突袭敌人庇护所等画面时,都更让我相信游戏还会有囊括了海陆空的全维度战场。这不由得让我心生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失控进化》能够完美移植《Rust》的核心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玩法创新与突破的话,那么凭借前作经久不衰的SOC底蕴以及叠加腾讯在竞技对抗领域无可争议的统治力,《失控进化》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未来生存类SOC的瞩目产品之一。
就目前来看,《失控进化》当前呈现出的产品品质无疑就是奔着SOC赛道头部产品的位置去的。但鉴于游戏还处于测试阶段,未来正式亮相的形态应该还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细想下来,这两年也是SOC品类爆发的一年,甚至已经度过了粗放生长的阶段。大厂开始进驻这个领域,而不论是核心用户群体还是新进来的泛用户,对于游戏品质、玩法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字节跳动旗下以科幻、外星文明为关键词的生存SOC《星球:重启》就在年初上线了摸金撤离新玩法;英雄游戏也有《创造吧!我们的星球》和《Titanite》尝试科幻风格以及另一款末日生存《CrisisX》。再有就是去年腾讯北极光工作室群的重磅新品——科幻题材融合原始文明的《荒野起源》;灵犀的《荒原曙光》则深耕原始生存体验。
在我看来,现在SOC品类的发展已经步入下一阶段。一方面,同质化严重的传统玩法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了。新一代SOC必须要做出更多差异化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SOC大多强调个体数值成长或者以射击玩法为主,在体验上就绕不开太肝太氪、外挂泛滥等问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能率先破解这些行业难题谁就能赢得战略先机。
看回《失控进化》的班底,《Rust》正版玩法授权给了它IP底气;研发团队的差异化创新是主要的坚持方向。在非常稳固的玩法构筑基础上,《失控进化》还承诺“不卖资源、不卖战力加成”的公平竞技原则。这种对核心体验的坚守在当下市场尤为珍贵。更难得的是,发行方腾讯恰好具备破解外挂痛点的独特优势。其ACE反外挂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并结合人工巡查与信用评级体系形成行业领先的安全防线。这些都是直击品类痛点的内容体验。站在这个角度来说,这款游戏实际能达到的高度或许比我们想的都要大。它为国产SOC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SOC赛道从未如此暗流涌动。未来这款游戏是否真的能来到行业聚光灯之下并在移动端打造属于手游市场的“RUST经典”,我们不妨多抱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