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的SPARK 2025腾讯游戏发布会上,《和平精英》以“为你拉满一切”这一主题,曝光了其全维度革新计划。该计划涵盖了暑期玩法、PC模拟器、AI科技、绿洲启元创作生态、商业化以及跨界联动六大模块,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堪称“量大管饱”,为玩家们带来了众多令人期待的新内容。
而在这其中,PC模拟器模块格外引人注目。实际上,在发布会之前,我就已经对PC模拟器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深入研究。这一研究的起因,是有朋友告诉我“和平PC模拟器启动量能排进网吧热力前10”,这一消息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要知道,《和平精英》在去年9月推出高清模拟器之后,基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在我的印象中,它一直稳稳占据着射击手游领域的头把交椅。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专门去找了顺网的朋友求证。得到的答复是:“近期打开量确实不低,如果做展示的话大概在TOP50榜单的中游水平。”虽然没有最初听说的那么夸张,但这个数据也绝对不容小觑。正是这个快速成长的生态勾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于是,我特意下载了PC模拟器,并亲自体验了一段时间。上手之后,我就隐隐感觉到,《和平精英》似乎又在“憋大招”。
不难发现,PC平台已然成为这两年射击游戏百花竞放的主战场。众多游戏厂商纷纷布局,有的产品在立项之初就规划了跨端发展路径;有的产品在手游领域站稳脚跟后,反向挑战独立PC版;还有的厂商干脆直接只为PC平台打造射击产品。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新战场上,《和平精英》作为上线多年且在移动端根基深厚的竞争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款年初刚刚曝光最新日活峰值达到8000万的“大鳄”,即便只是迈出一小步,也很可能会拿下新战场的大比例市场份额。而结合我个人的体验以及发布会上的最新爆料,不难推测出和平PC模拟器的定位目标绝对不低。
和平PC模拟器与移动端实现了账号资产互通,玩家只需从官网下载后,就能直接开启游戏之旅。“丝滑”是它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也让我感到十分惊讶。这背后其实存在着两个开发难点,一是适配问题,二是优化问题。
先来说说适配难题。PC平台“主打键鼠”操作,而移动端则是“搓玻璃”操作,两者的操作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局内要求更多复杂操作行为的射击品类中,这种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我大概五六年没怎么玩过PC游戏,将大多数娱乐时间都投入到了《和平精英》移动端上,所以最初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玩不来”PC模拟器。
但实际体验结果却让我十分意外,PC模拟器竟然“好上手”。虽然项目组具体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我们无从得知,但从键位设计上,我大概能够反推出和平PC模拟器是如何架构优秀的交互逻辑的。一方面,对于通用高频行为,优先贴合PC“约定俗成”的操作习惯。例如,使用wasd键进行移动,R键换弹,空格键跳跃;那些不同的重要操作也优先替换PC高频操作键位,比如将左右探头定位为PC玩家常用于自设功能的QE键。另一方面,属于《和平精英》自身的优秀交互功能也得到了保留,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关联操作的分区。例如,将万能标点功能放置于鼠标中键,收枪功能放置于左手移动便利分区,自动奔跑功能放置在不碍事的键盘右区。
再说说优化问题。PC模拟器和移动端最直观的不同之处在于设备性能所带来的画面与帧率差距。在PC模拟器的高画质模式下,阴影、光线折射、道具细节等在大屏幕视野中都会有更进一步的展现,为玩家带来更加真实的沉浸感。而对应画面在固定时间内刷新次数的帧率,则是射击游戏的另一条“生命线”。帧率越高,玩家在操作时的“同步感”就越强,游戏体验也就更加舒适。
在我所体验到的版本中,和平PC模拟器已经开放了独有的4K极清画质,并且最高支持240帧,这在整个射击品类中都堪称顶尖水平。更为关键的是,我当下使用的是几年前购置的办公笔记本,即便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它仍旧能够同时开启画面与帧率的最高配置。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上大学拥有了自己电脑的玩家,都可以直接在宿舍里使用和平PC模拟器进行游戏,由此可见《和平精英》团队在优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有趣的是,甚至有不少玩家因为“太真实”的游戏画面而选择降低画质,单纯享受240帧带来的流畅体验,这在大多数射击游戏中是难以想象的。
坦白说,到这个程度我已经对和平PC模拟器十分满意了,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在周末的时候换成用PC模拟器来玩《和平精英》。但显然,项目组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就有了这次腾讯游戏发布会上公布的更高品质爆料内容——画质光影实现重大突破、战斗界面UI整体翻新、音效重制升级。
其中,画质和UI的升级效果可以通过肉眼直观地看出来。接下来,我具体说说音效重制方面的情况。由于发布会的现场环境影响,音效重制的效果可能体现得不够直观。不过,在抖音等平台上,已经有体验服测试玩家进行了爆料,其变化的价值完全不输于画质和UI的升级。
PC模拟器为玩家提供了经典音效和PC音效两种选择。切换到PC音效后,枪械射击的声音明显更具空间感,并且增加了弹壳落地的声音,而且弹壳在不同地面落地时的音效也有所区别。
此外,后续PC模拟器还可以开启前沿的空间音频定位技术HRTF音效。通过这一技术,玩家能够更清晰、更有层次感地听到对手移动所带来的位置信息,包括对手的左右、前后以及远近方位。
这些在暑期将逐一落地的升级内容,相信会给PC模拟器带来更具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记得之前研究PC模拟器时,我看到有玩家问官方为什么不把《和平精英》现有的所有内容都移植到PC端(在主要玩法之外的第一人称、家园、UGC等)。现在,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官方并不想简单粗暴地将移动端的体验直接搬到PC上,而是选择踏实地逐步突破,让每一份体验都足够优秀。
不难理解,对于已经稳居泛射击游戏领域移动端第一的《和平精英》而言,既然决定进军PC赛道,那么目标自然也应该是最高品质。
从本质上来说,做PC模拟器是对未来竞争的一种布局。
从内容层面来看,游戏行业的发展具有循环特性。在玩法竞争格局基本平稳之后,又会迎来新一轮的体验突破,而这一突破往往最先出现在能够承载更高品质、最新技术的PC赛道上。射击品类目前就快要走到这样一个新阶段,所以才会有大量团队争夺PC这个“桥头堡”。
从用户层面来看,随着以《和平精英》为代表的高品质射击手游的普及,移动市场已经实现了足够高的覆盖度。接下来,将会诞生两条“新增”分支:一是通过《和平精英》等产品成为射击用户的玩家,会对PC射击体验产生兴趣;二是新生代玩家中,有一部分会优先选择PC作为射击游戏的场景。
因此,定位“长青”的《和平精英》想要保持在战术竞技乃至泛射击领域的领先地位,投入资源做PC模拟器是必然的选择。只不过,它的思路或许与“同行者”有所不同,选择做与移动端打通的PC模拟器,应该是希望两者能够在研发上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关联。
话又说回来,在PC这个战场上,《和平精英》虽然算是“新人”,即便团队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以及耐心投入去做高品质的产品,但似乎也会让人担心“玩家为什么选择它而不是其他游戏”。然而,在一直玩也一直观察《和平精英》的我眼中,这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
其一,《和平精英》拥有当下所有射击产品中最丰富的玩法矩阵。其敏捷的研发能力能够保证它在每一个大的市场机会节点中,实现对用户的虹吸效应。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新上线的地铁玩法,让《和平精英》成为了国内用户玩搜打撤的主要入口之一。放到PC模拟器上,如今射击游戏的主流玩法在这里都有高品质的集合,能够满足用户对“新鲜感”的各种追求。
其二,《和平精英》在过去6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社交优势,能够帮助PC模拟器抢占先机。一方面,玩家在决定选择某款射击游戏之前,身边朋友的选择会不断对其形成信息输入,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和平精英》峰值8000万的日活数据,使得玩家基本已经能够辐射到大部分射击游戏的潜在用户;另一方面,那些想要转到PC平台的用户,也大概率会因为PC模拟器与移动端打通而留在《和平精英》,他们将搭建起PC模拟器向外扩散的新社交联系。
其三,《和平精英》的内容生态优势正在向PC模拟器流动。在抖音以及快手等平台,如今能够看到大量KOL选择用PC模拟器直播《和平精英》,其中不乏头部主播,比如快手拥有百万粉丝、有“世一M4”之称的“陈俊祺”等等。相比于其他产品的冷启动,这些高玩更容易牵动用户对和平PC模拟器的好奇心,进而带动更多人尝试并留在其中,不断扩大用户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我所谈到的这些还都处于“自然增长期”。我在开篇就提到过,和平PC模拟器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推广,包括产品当前的重心也聚焦在品质打磨上。这意味着,当项目组认为到达一定的阶段后,还会有巨量的宣发资源涌入PC模拟器生态。从明星热点节点合作,到短剧综艺深挖形式,再到顶流IP持续扩圈联动等等,在用户市场渗透这个环节,《和平精英》早已证明了其难寻对手的实力。
必须承认,和平PC模拟器想要达到那个“最高”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技术难点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我相信,它最终能够成功。
当我们谈论一件事能不能成功时,大多时候会聚焦在资源投入、研发能力等硬性标准上。这些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对于和平玩家来说,他们在看待《和平精英》时往往会更加感性一些。相信它能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是《和平精英》,它从不让玩家失望”。
这种信任感是在一次又一次“提出期待,实现愿望”的循环中逐渐达成的。例如,AI语言大模型做了巧妙的体验植入之后,《和平精英》提过的未来探索构想并不是一句空话,发布会又一次点明了将推出可指挥AI队友、实时对话“吉莉”的功能;再比如绿洲启元,面向专业开发者的工坊和面向玩家的共创两大模块生态打通之后,发布会透露将推出新的解谜模板,进一步释放UGC潜力。
所以在PC战场上,这次发布会的迭代也一定不是结束。《和平精英》团队一定会做出更爆炸的高品质内容、更刺激的新体验,让玩家在PC射击的圈子里,也愿意向身边的朋友介绍:“来,跟我一起玩最好的和平PC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