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ataEye研究院对转刀like游戏市场进行了深度观察,发现冰川网络和实丰网络在该领域持续投入资源并积极布局。从国内市场表现来看,,实丰网络旗下的《猎梦保卫战》和《千万别出声》两款游戏成功跻身小游戏畅玩榜前列,分别位列第28名和第31名。与此同时,另一款转刀like游戏《旋转刀刀刀》也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成功进入微信小游戏人气榜第69名,其历史最好成绩曾达到人气榜第4名和畅玩榜第23名。该游戏的开发主体为重庆冬野日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推广策略,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反响。
在海外市场方面,冰川网络旗下的《Epic War》近期加大了对该类型游戏的素材投放力度,并对游戏内容进行了创新升级,以适应不同地区玩家的需求。随着全球游戏市场的不断发展,转刀like游戏作为新兴品类,正逐渐吸引更多厂商和玩家的关注。
那么,未来还有哪些转刀like游戏有望脱颖而出?这些成功产品的具体市场数据如何?其推广素材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转刀like市场的整体数据表现。通过对投放素材量排名前十的转刀小游戏进行统计,我们发现除了《猎梦保卫战》和《千万别出声》外,还有《旋转刀刀刀》《转刀大侠传》《转刀我赢定了》等几款微信小游戏正在积极投放市场。其中,《旋转刀刀刀》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成功进入微信小游戏人气榜前列,而其他两款游戏虽然尚未上榜,但也在持续进行市场推广。在抖音平台上,《转刀大佬》的投放量级较大,同时该公司旗下的《转刀割草我最强》也在同步进行投放,日均投放量维持在50组左右。
从投放素材的数量来看,《猎梦保卫战》和《千万别出声》虽然投放量级不算大,但近期市场表现却十分亮眼。这主要得益于两款游戏在题材风格和玩法上的创新。它们采用了类似于《躺平发育》的微恐题材,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同时,在玩法上也进行了升级,不再是单纯的“割草”模式,而是融入了更多策略元素和挑战性。此外,游戏在前期设置了一定的难度门槛,通过数值难度设置激发玩家的挑战欲望。玩家在游戏中需要观看大量广告以获取更好的道具辅助和升级机会,但这也是基于游戏题材和玩法的独特性而设计的,目前玩家尚未找到可替代的产品。
根据DataEye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4月期间,素材文案中带有“转刀”关键词的素材数量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尽管2月份出现短暂下滑,但3至4月份增幅显著,达到了17.8%。此外,仅游戏名中带有“转刀”关键词的投放小游戏就已有41款,而素材文案中带有“转刀”关键词的更是高达1272条。这表明各产品对转刀类素材的投放力度正在持续加大,行业对该品类的推广热情也在逐步提升。
在市场竞争方面,头部产品凭借高投放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例如,《转刀大佬》通过大规模投放获取了大量关注。而中小产品由于投放量少,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目前该品类仍处于“头部垄断、长尾乏力”的阶段。不过,与2024年背包like游戏的爆发期相比,转刀like当前渗透率仍有待提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接下来,我们分析转刀like游戏的玩法和素材情况。以《猎梦保卫战》为例,这是一款融合了“肉鸽+塔防”元素的小游戏。游戏讲述了小英雄为救妈妈进入神秘梦境的冒险故事。玩家需要通过打怪开宝箱获取金币,用于升级角色攻击力、伐木效率以及修炼进阶近战、远程武器和宠物的攻击力。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招募多职业角色(如战士、法师、游侠),收集梦境碎片强化装备属性,解锁专属技能树与剧情线。每个关卡都拥有独特的背景和专属音乐,如漂浮的机械鲸鱼、霓虹灯森林等场景,为玩家带来了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在素材投放方面,DataEye-ADX平台数据显示,《猎梦保卫战》从4月28日开始进行效果广告投放,但截至5月7日,该游戏的投放量并不算高,维系在日均200组素材投放量的量级。其中,视频素材占比约为46%,图片素材中则大量使用了AI素材。在创意素材方面,DataEye研究院整理了《猎梦保卫战》高效投放素材的创意形式,发现均为“游戏实录”类型素材。高曝光量的素材中,展示了割草玩法、恐怖元素、击败怪物获得道具以及升级后获得奖励等核心亮点。在素材中,大多以“闯关成功”为结局,旨在通过“成功带来的爽感”来刺激玩家下载和体验游戏。与此同时,《猎梦保卫战》也尝试投放可玩素材,但素材量并不大。
相较之下,《Epic War》的相关素材更强调“割草”玩法,重点突出视觉冲击效果。除此之外,还会引用部分IP角色的形象,如鸠摩智、一拳超人、包租婆等,以吸引更多玩家的关注。各类IP的嵌入以及炫酷特效的加持,使得《Epic War》的素材更具吸引力。
从赛道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刀like游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转刀1.0阶段的游戏接近割草玩法,通过高速旋转武器击杀小怪带来即时爽感。这类游戏结合武侠或魔性IP(如鸠摩智角色)吸引泛用户,依赖“短平快”的广告变现模式。然而,过度前置广告导致玩家体验割裂,留存率难以长期维持。例如《旋转刀刀刀》通过“复活必看广告”设计快速回收收益,却牺牲了玩法流畅性,暴露了纯割草玩法用户粘性不足的短板。
转刀2.0阶段的游戏则在保留割草爽感的基础上,引入了塔防策略与场景互动机制。例如,玩家在游戏中不仅可以割小怪,还可以割地形如树木、墙等。同时,通过微恐题材增强叙事沉浸感,视听冲击强化情绪共鸣,吸引对传统割草审美疲劳的中重度用户。这一阶段的产品更注重长线养成,为玩家提供了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未来,转刀like游戏或将成为塔防、放置乃至SLG品类游戏中的副玩法。厂商能否与其他玩法进行融合,将是决定其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而言,转刀like赛道未来有以下几个发展机会点:
一是大厂入局有望带来新的高峰期。与2024年爆发的“背包like”品类相比,转刀like当前用户渗透率较低。微信和抖音小游戏榜单中上榜产品不足10款,且头部产品最高排名仅至人气榜第4名(《旋转刀刀刀》),尚未出现现象级爆款。但随着冰川网络等厂商加大素材投放与升级力度,品类认知度有望提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随玩法创新和流量破圈进一步扩容,该赛道或再次迎来新的流量高峰。
二是“肉鸽+塔防”玩法融合是基础,玩法扩展或是破圈关键。肉鸽随机+塔防策略仍是当下的主流玩法,但后来者仍有突围的机会。其核心围绕“轻量化操作+策略深度”的玩法模型进行内容拓展。转刀like未来将更注重核心玩法与副玩法的耦合性。例如,借鉴《Last War:Survival Game》的“数字计算”副玩法,转刀产品可加入动态难度调节机制。玩家需根据怪物数量实时计算转刀转速与攻击范围,实现策略与操作的平衡。此外,“背包like”的资源管理逻辑可被引入,例如限制转刀耐久度并加入道具合成系统,推动玩家在“割草”与“生存”间动态决策。具体而言,转刀赛道的成功其内核是下沉市场对“简单爽感”需求旺盛,可针对不同平台用户画像定制玩法。
三是未来机会点在于细分赛道创新和跨平台联动。对于中小厂商而言,避开头部红海,通过“微创新”切入细分场景是明智之举。同时,利用平台流量机制低成本获客也是关键。再者就是IP联动,结合热门动漫、网文IP包装转刀玩法,可以快速吸引垂类用户。例如,《醒醒啦甘道夫》在海外素材中融入各类IP素材,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对于头部厂商而言,可以尝试“技术升级”,从2D割草到3D交互。同时,借鉴多剧情线与角色养成体系,延长游戏生命周期,避免陷入“投放依赖型”增长瓶颈。
总体而言,转刀like赛道当前处于“早期竞争、潜力待释放”阶段。头部厂商通过高投放和玩法融合占据先机,中小厂商需以细分创新、流量效率为突破口。未来成功产品需平衡“即时爽感”与“策略深度”,同时依托差异化素材和跨平台运营实现用户破圈,推动品类从“割草工具”向“轻中度游戏生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