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游戏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由于搜打撤(搜索-战斗-撤离)这一新兴玩法类型尚未出现绝对的统治者,加上《逃离塔科夫》等产品已经验证了该模式强大的商业潜力,这一品类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具发展前景的"新玩法"机会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厂商纷纷入局,试图在这一蓝海市场中抢占先机。
作为这场争夺战的重要参与者,沐瞳科技在去年8月首次曝光了其俯视角搜打撤手游《代号:撤离》。这款产品最初以3V3射击、快节奏对战和美式漫画视觉风格为主要卖点,被业界誉为"第一款俯视角塔科夫"。然而经过近一年的开发调整,该项目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演变为官方定义的"MOBA+搜撤"游戏(移除了战斗元素)。
这种转型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在头部厂商已经凭借高品质产品提前布局的情况下,通过差异化特色寻求市场份额确实是可行的竞争策略。但从5月开启的大规模不限号测试反馈来看,沐瞳的"新选择"似乎并未获得玩家认可。大量测试玩家在社区平台表达了类似的负面评价,这不禁让人思考:以MOBA元素切入搜打撤品类是否真的可行?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代号:撤离》新旧两个版本在核心玩法上存在本质区别。从视觉表现来看,最新版本将游戏视角拉得更高,画面风格也从原先的美漫风转向更现代的明亮色调。这种变化见仁见智,有玩家认为旧版更具沉浸感,也有玩家赞赏新版的视觉提升。
但真正让玩家感觉"重做"的,是游戏操作反馈的根本性改变。原版《代号:撤离》本质上是一款轻度射击游戏,其特色在于当玩家移动路径上的视野范围内出现敌人时,角色会自动开火射击。虽然采用"自动射击"机制,但玩家仍可通过上下移动步枪控制弹道,使用狙击枪时还会出现专门的射击按键(长按瞄准、松开射击),这些设计都保留了射击游戏的核心体验。
而新版游戏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体验:
1、取消了自动射击机制,所有武器都需要手动按下射击键(虽然仍保留自动索敌功能)
2、引入了类似《彩虹六号》的干员系统,为角色添加特殊技能以增强战斗变化性
3、移除了控制枪线的"微操"功能
4、将所有武器改为"充能"机制——玩家无法手动换弹,子弹用尽后需要等待自动充能
这种改变使得游戏体验发生了本质变化。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说,新版《代号:撤离》的操作更像是在玩《王者荣耀》中的英雄马可波罗——射击变成了类似1技能的固定冷却技能,而干员技能则相当于大招。虽然表面上玩家仍然在使用枪械作战,但实际体验已经完全转向MOBA玩法。此外,武器可以装备的特殊效果配件还引入了类似MMO的"装备等级差距"机制。
从官方此前的表态来看,这种转变是项目组有意为之的设计选择。面对测试期间的玩家反馈,沐瞳方面表示仍在进行调优,暂不对外发声,未来的具体调整方向尚不明确。
问题的关键在于,《代号:撤离》的改造尝试虽然基于"俯视角搜撤玩法(无战斗)可行"的判断,但其设计思路仅停留在增强战斗策略性层面,而没有真正改变"搜-打-撤"这一核心循环。加上俯视角本身确实难以还原传统射击游戏的操作乐趣,更偏向策略性体验——正如《PUBG:BLINDSPOT》游戏总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尽管我们的产品定位硬核射击,但真正喜欢纯粹射击体验的用户,远不如关注策略性射击的玩家群体庞大。"
这种认知叠加,促使项目组尝试用强调策略性的MOBA战斗来替代传统的射击体验。然而测试结果证明,《代号:撤离》中的MOBA机制并没能成功复刻射击游戏的策略反馈。这是因为"战斗"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战术策略,更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玩家选择的路线是否具有竞争压力?
是否存在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战局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结果?
传统射击游戏中,玩家的操作水平差异与上述每个要素都息息相关。而《代号:撤离》的MOBA化改造未能将这些爽点有效融合,导致游戏中的"战斗"环节变得可有可无。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并不能简单否定《代号:撤离》的设计逻辑。它通过移除战斗元素,以俯视角+搜撤架构建立了独特的体验循环。但关键问题在于:首次测试究竟验证了"俯视角搜撤玩法(无战斗)可行",还是证明了"俯视角搜打撤具有潜力"?这可能需要沐瞳团队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观察当前市场,大多数搜打撤产品的创新尝试仍然保持着该品类的核心体验框架。以《永劫无间》的成功为例,有厂商开始尝试开发武侠ACT版的搜打撤游戏,如光子工作室即将测试的《代号SN》(基于《雪中悍刀行》IP);也有厂商在搜打撤基础上融入全新机制,如网易代理、前暴雪创始人团队开发的《无主星渊》(加入了飞船生存基地系统)。
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借用搜打撤"外壳"但跳出传统竞争逻辑的创新案例。比如B站推出的《逃离鸭科夫》虽然采用搜打撤的视觉表现,但实际上是一款单机PVE游戏,明确转向养成系闯关探索玩法,建立了稳定的成就反馈循环。
正如开篇所言,搜打撤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它覆盖了一类特定的用户群体,自然成为各大厂商争夺的焦点。从当前市场实践来看,无论是保留搜打撤的"外壳"还是坚持其"内核",产品至少需要守住其中一点,才有可能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一旦完全跳出这个圈子,就意味着需要从零开始验证全新的玩法逻辑。
这场关于搜打撤品类的创新实验仍在继续。对于沐瞳和其他入局者而言,如何在保持品类核心魅力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创新,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未来几年,我们很可能会见证这一新兴品类的快速演变和成熟,而当前的种种尝试,都将成为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最新文章热门文章
- 《沙丘觉醒》腾讯子公司Funcom开发的生存建造MMO新作-stem开启测试[多图]
- AI市场再发生变化!国内AI全面暴跌,什么原因?[多图]
- 4月游戏榜单出炉!这家的游戏表现尤为超出[多图]
- 腾讯收入再创新高!高管: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多图]
- 4月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排行榜:点点互娱遥遥领先,月流水再达到新高[多图]
- 腾讯起飞了!收入大涨24%,游戏业务表现亮眼[多图]
- 小众赛道又出新游戏!《Dreamy Room》3个月斩获452万[多图]
- 二游大世界必有一战!三消之王乐元素新品《白银之城》首爆[多图]
- 4月全球手游收入榜:腾讯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小游戏拔得头筹[多图]
- AI情感陪伴领域迎来新突破,自然选择推出AI男友《EVE》[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