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软件园:致力做最新最全的手机游戏网站。
您的位置:OK软件园热点新闻 → 正文

4月10日,由明昼科技精心研发的二次元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RPG)新作《黑色信标》正式在海外地区璀璨上线。此前,在测试阶段,这款产品便已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关注。一方面,《黑色信标》在题材上独具匠心,选择了相对小众且充满魅力的「古典科幻+哲学叙事」路线,其俯视角ARPG的核心玩法在当下二游市场中显得尤为稀缺。

在众多大厂纷纷加大投入、激烈角逐“大世界”品类的环境下,这一独特的产品定位反而为《黑色信标》披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面纱。此外,作为游戏背后的研发方,明昼科技汇聚了一批来自灵犀互娱与库洛游戏两家广州大厂的精英人才,他们深度参与过《战双帕弥什》《三国志·战略版》《风之大陆》等知名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在2021年成立后不久便获得了腾讯的投资,占股比例高达15%。

根据企查查显示的2023年参保人数,明昼科技的团队规模大约在120人以上。作为初创团队,这套强大的“班底”无疑为《黑色信标》带来了极高的热度与曝光量。对于自己的处女作,明昼科技展现出了满满的信心。今年一月获得版号后,《黑色信标》迅速决定在海外地区先行上线,而由世纪天成代理发行的国服则定档于4月28日。从版号下发到正式上线,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即便对于大厂而言,这样的速度也堪称“神速”。(明昼科技团队介绍)这也让人更加好奇,各方面都显得“不走寻常路”的《黑色信标》,究竟具备怎样的实力与魅力?

在故事背景方面,《黑色信标》精心构建了一个哲学、科幻与神话交织的宏大世界观。玩家将扮演新任“巴别图书馆”馆长,成为古老秘盟「楔文会」的一员。在这座由无限穷举形成的迷宫中,主角团将获得穿越不同时间线的能力,从中探索关于巴别图书馆与人类文明的秘密。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测试时,《黑色信标》便已宣布将在游戏中采用“文案署名”机制,将每个剧情章节的文案作者与编剧对外公示。

在去年二游市场因文案问题频发、引发玩家不满的环境下,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主动“立靶”,让主创团队承担额外的舆论风险。然而,明昼科技反其道而行之的“底气”,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强大的编剧团队。在目前游戏主线章节署名的作者中,担任编剧的“日晶”曾就职于《战双帕弥什》文案组,创作过包括“绝海星火”篇在内的多段精彩剧情,在玩家圈子内享有极高的口碑;另一位负责文案的“滕野”,则是曾获得过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中篇小说」奖的青年作家。

游戏的前三章剧情,主要围绕由“巴别图书馆”这个“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存”的奇幻空间展开叙述。玩家与“楔文会”成员不断往返于“原始扇区”与“未知扇区”进行探索,过程中埋下了大量“时间悖论”型的故事伏笔。随着主角将种种因果串连,这些伏笔将逐渐揭开主角所在世界观的全貌。在二次元品类惯用的架空设定中,这一设定虽不算特别新颖,但与部分二游“头重脚轻”、只重框架而轻逻辑的习惯不同,《黑色信标》的文案团队不仅令叙事结构看起来完整、部分人物塑造也颇为鲜明而具有深度。

以游戏开场为例,玩家一路上会遇到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沉默寡言的白发少女“零”与名为“安啾”的小鸟并肩作战;沙玛什身为法度的监护者,以沉重的石碑与锁链为武器;温柔的大姐姐南娜照顾着失去父母的姐弟宁莎和恩基;而前馆长的孙女、毒舌少女伊蕾与取代自己位置的零势同水火……大多数人物在剧情中都有着充足的设定与动机,而非单纯作为“工具人”存在。随着剧情推进,第四、第五章《永夏无实》的故事舞台则转至东方古国“乾”。这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度,其最大粮仓“仓廪城”的奠基者“农稷”发明了新型水稻与新型栽培耕作方式。这两个章节以“农业粮食安全”为主题,歌颂了人民众志成城的力量,展现出了二游难得一见的文学性与思想深度。

在主流风格以「轻松日常」或「热血王道」为主的二次元游戏中,《黑色信标》所展现的“硬核科幻+哲学思辨”的叙事风格近乎“独一份”。据文案主笔日晶在前瞻节目中透露,游戏角色设计与剧情文本还参考了大量经典作品,如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等小说,还融入了柏拉图哲学理论、古埃及神话与苏美尔两河流域文明等多元文化。据部分“考据党”玩家分析,游戏中的不少人名、地名都能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找到出处。例如,楔文会的创始人「埃利什」源自史诗《埃努玛·埃立什》,汇集了苏美尔民族的创世思想;巴别塔所在地「欧贝德」,在历史上为苏美尔文明的源头——欧贝德文明;而游戏中欧贝德帝国的军队「长生军」原型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支精锐部队。

在当前二游市场普遍追求轻量化叙事、剧情文本质量参差不齐的行业现状下,《黑色信标》却通过非常规的“硬核”世界观以及文案实名制,向玩家展现出了自己将剧情写好的信心。当剧情拥有了“担保人”,团队得以借此获得更多关注与曝光量,创作者也可以获得与其作品质量相匹配的价值认可与责任归属……只要创作水平真正到达能让玩家普遍认可的程度,这确实有可能是一条做到“三赢”的新路子。

在玩法方面,部分核心成员出自《战双帕弥什》团队的明昼科技,也确实将《黑色信标》的动作系统做出了一定的差异化。以动作设计为例,《黑色信标》的连招手感与技能特效就展现出了不错的水平,派生攻击系统也拥有不少的变化。玩家需要通过“普攻积攒精力-消耗精力释放技能”的循环进行攻击,普通穿插技能可以打出各种派生combo,连招完毕后技能会进入冷却,可以切出下一个角色继续进行循环,上手门槛并不高。

切换过程中,角色之间还可以触发连携技能,部分角色则可以通过弹反成功进一步打出连击。配合每名角色专属的大招“终结技”,以及抓准释放时机可以进入短暂无敌时长的闪避技能,整个战斗系统不仅拥有不错的玩法深度,打击感与动画演出也时常会给人以“惊艳”的感觉。而在战斗过程中,玩家还可以为右上角的「能量条」进行充能。蓄力完成后全队将进入连续爆发状态、精力恢复与技能冷却加速大幅提升,借此机会即可以打出更加高额的伤害,高频次攻击带来的“爽感”也相当明显。

也许是为了方便观看人物建模与场景细节,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除了游戏默认的俯视角之外,《黑色信标》还另外加入了允许自由转向的3D越肩视角,玩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随时切换,并从中获取不同体验。与此同时,游戏还将解谜元素融入了探索过程中,引入了时间停止、重力、机关等交互机制。如剧情中前任馆长交给玩家的吊坠,就能使一个区域内的非友方单位进入完全静止的时停状态。

配合上战斗时的地形交互设计与部分章节地图设有的宝箱奖励,能够进一步增强游戏在战斗之外的策略深度与沉浸体验。从上线版本来看,目前国际服一共拥有十六名可操作角色,分为光、水、火、雷、暗五种元素。在战斗中进行攻击会让敌方叠加异常状态,根据敌人元素弱点来进行阵容搭配则会打出克制关系,机制方面同样没有太多理解难度。至于商业化与角色养成方面,《黑色信标》采用了经典的的角色池+武器池配置,分为限定与常驻。

角色池拥有140/70大小保底机制、70抽必出5星角色;武器池则是50抽必出自选或当期限定,基本沿用了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一套框架体系。此外,角色突破40级后解锁的「古痕」系统关联了游戏内的肉鸽玩法「命运之书」,玩家可通过该模式获得代币“宿命之印”。收集一定数量的“宿命之印”可兑换“古痕”,为一种词条随机的道具,角色装配后会获得各类属性的加成。

可见,无论在玩法设计或角色养成上,《黑色信标》都试图在做出差异化特点的同时,尽量降低玩家上手的成本与门槛,让追求极限操作的玩家与此前接触动作玩法不多的泛用户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对于俯视角ARPG二游这条小众赛道而言,这确实也不失为一种稳定“天平两头”的合适解法。

作为初创团队的首款作品,《黑色信标》在内容体量、建模质量等方面自然存在一定短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与此同时,明昼科技也将游戏核心卖点打磨得相当明确——用国内二游市场少有的严谨叙事,以及低门槛但高反馈的动作玩法,来留住自己的核心玩家。尽管在二游立项普遍高举高打高举高打、动辄搬出“开放世界”的环境下,像《黑色信标》这样中等体量的二次元产品,往往会在横向比较的过程中陷入尴尬境地。

但考虑到眼下正值二游赛道的“空档期”,对明昼科技和《黑色信标》而言,也同样存在着利用这一「时间差」打出成绩的机会。一方面,与去年年中各家厂商“大混战”,《鸣潮》《绝区零》等大体量产品相继向市场发起冲击的景象不同,《黑色信标》上线前后并不会面临太多来自大厂的竞争。在《无限大》《明日方舟:终末地》《胜利女神:新的希望》等重点项目仍未定档,许多中小团队也仍在观望的这一短暂窗口期,留给《黑色信标》获量的时间相对而言会更加宽松一些。

此外,从「俯视角+ARPG」的细分赛道出发,悠星自研的《星塔旅人》也仍然处于早期测试阶段,而《黑色信标》目前需要直面的竞争对手,暂时只有快手旗下弹指宇宙的《无尽梦回》。不过与主打肉鸽玩法爽感的《无尽梦回》不同,《黑色信标》更加偏向以“内容搭建”吸引受众的传统路线,二者之间的相似程度显然也不足以让这一赛道直接进入零和博弈的饱和状态。

随着海外市场的“前哨战”先行打响,《黑色信标》真正的「大考」,不久之后也将要正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