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游戏市场迎来了一款值得关注的新产品——由成都卓杭研发发行的《恐龙特遣队》。该游戏于4月30日在多个海外市场上线,虽然目前的市场表现相对平淡,但其独特的玩法设计和题材选择引发了业内关注。DataEye研究院对这款产品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市场表现、买量策略到发行商背景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市场表现
根据点点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显示,《恐龙特遣队》在劳动节期间表现较为亮眼,成功冲上了台湾市场iOS免费榜第十三名的位置,并且其畅销榜最高排名也曾达到过第七十一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自那次排名高峰之后,《恐龙特遣队》的排名便开始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同样依据点点数据,截至五月九日,《恐龙特遣队》在双平台的预估下载量大约为十二万人次。这个数据包含了二十九日的预下载量。
点点数据还显示,截至五月九日,《恐龙特遣队》在双平台的预估收入大约为一百一十六万元。这里的数据是已经扣除了平台分成之后的金额。
从收入数据来看,《恐龙特遣队》在十天内就获得了百万元的收入,这样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相较于收入方面的表现,《恐龙特遣队》更值得关注的重点其实体现在其玩法设计方面。DataEye研究院经过观察发现,《恐龙特遣队》的玩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雄没有闪》的思路。从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款游戏的UI界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整体的画面风格也都采用了灰色调、暗黑风,并且都强调打击感,战斗数值也较为凸显。当然,两款游戏也存在不同之处。《恐龙特遣队》是以“恐龙”题材作为切入点,并且通过恐龙坐骑的进化演变来提升玩家的兴趣和参与度。
诚然,《英雄没有闪》在大陆市场是众多游戏厂商关注的焦点,而且按照《寻道大千》(《小妖问道》)的发展路径来看,这款产品在未来也大概率会走向海外市场。在这个中间节点,对于中小厂商而言,抢先一步占据部分市场份额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从目前《恐龙特遣队》的成绩来看,这类题材在海外市场似乎并不吃香。DataEye研究院认为,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英雄没有闪》的核心玩法源于《寻道大千》(《小妖问道》),在海外市场,这类用户群体此前已经被《小妖问道》拿下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如果想要在这个赛道上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于“恐龙”题材的热度远远不如一些热门IP题材。《恐龙特遣队》选择以此作为切入点,在题材吸引力方面就先天不足。
总体来看,《恐龙特遣队》在美术风格上还是有一定的亮点可言的,同时恐龙题材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特色。但是,其核心受众群体仍然有待持续挖掘和拓展。而其营收表现也从侧面印证了此类玩法在海外市场并不是那么受欢迎。
二、买量投放与传播
根据DataEye - ADX海外版数据所显示的内容来看,从投放趋势方面分析,《恐龙特遣队》在今年四月份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素材投放工作。但是,其整体素材投放量并不突出,日均素材投放量基本维持在百余组左右的区间范围内。
DataEye - ADX海外版显示,《恐龙特遣队》的高效创意素材基本上以类UGC素材以及游戏画面实录为主。
具体到素材包装方面,类UGC广告素材主要是以玩家的口吻来介绍游戏中的打击感,并且突出游戏角色的立绘和动态效果。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海外买量投放数据,可以扫码免费试用ADX海外版。ADX海外版近期进行了重大版本更新,新增了【营销目标】、【互动指标】、【CPI信息】、【排除国家/地区】等功能。每月新增的海外素材量超过两百万条。
《恐龙特遣队》的买量投放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素材投放量相对较少:该产品上线之后,素材投放量一直维持在三位数的区间范围。这个数据与同类型产品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表明该产品并不是主要依托于买量来获取用户。
素材创意相对单调:素材类别重点集中在突出游戏的核心玩法以及恐龙题材画风方面。这一点与绝大多数游戏的素材策略打法较为接近。然而,在竞争激烈的买量市场中,缺乏独特的创意和亮点,使得《恐龙特遣队》的传播素材并不占据特别的优势,难以在众多游戏广告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玩家的关注。
重视成本,不采用真人类素材:《恐龙特遣队》的投放素材中,并没有采用真人素材。同时,其高频率投放素材与《英雄没有闪》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类打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加节约成本。然而,在当下真人素材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的游戏买量市场中,不采用真人素材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戏的传播效果和吸引力。
总体来看,《恐龙特遣队》在上线之后的策略更像是在观望市场态度为主。通过相对保守的买量投放策略,先试探市场对游戏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后续的运营和推广策略。
在深入分析《恐龙特遣队》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其发行商成都卓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起家于《放置奇兵》,但是自二零二二年起,成都卓杭便明确了以小游戏为核心的发展策略。单单在二零二二年至二零二四年期间,就在海外市场上线了十三款以“小游戏”为核心的新品。而且这些产品中,大多是紧跟市场潮流,以开箱子、史莱姆Like、消除等玩法为主。在此之后,还有《乌冬的旅店》以及《九万石》等产品。此外,卓杭还曾经入局过食品销售以及短剧等行业。
从成都卓杭的产品布局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放置奇兵》营收开始下滑之后,卓杭迅速调整策略,转变为跟随市场热点,抢占市场空缺。这种灵活的市场策略调整,体现了成都卓杭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快速适应能力。然而,对于《恐龙特遣队》这款产品来说,虽然它也是卓杭紧跟市场趋势的一次尝试,但是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它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卓杭的这一打法虽然可以快速复制产品,抢占未上线市场,拿下一块蛋糕,但是整体市场反响并不突出(包括《九万石》的成绩也相对一般)。这背后的逻辑依然是那句老话:游戏行业是一个创新行业。无论是如同《英雄没有闪》、《无尽冬日》等产品,还是其他后来者,要么在玩法、内容方面有独特的创新,要么在素材投放侧有着强吸引力的元素。尤其是,卓杭受限于产品流水成绩下滑,导致其在营销侧的投放并不高,进一步限制了产品在核心受众群之中的影响力。未来,成都卓杭能否根据市场反馈,对《恐龙特遣队》进行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使其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